:::
好消息 user - 不分類 | 2014-02-13 | 點閱數: 590

 

https://www.mdnkids.com/nie/nie_indicate/Unit8/M-1030127D12/M-1030127.htm刊登於國語日報 1/27 日 14 版校園【讀報教育實驗班系列報導】

讀報連結臺柬友情
嘉義縣太和國小
文.圖片提供/沈家銘

img
 

 嘉義縣太和國小位於阿里山太和茶區,以盛產高山茶聞名,學校常年雲霧繚繞,彷彿遺世獨立的桃花源。這學期校長周沛玲積極以《國語日報》的國際版推動國際教育,將每週三訂為讀報日,由教師輪流擔任講師,讓學生透過讀報了解國際情勢。
週三讀報日
從國際新聞開始

 在以「如果我是瑪拉拉」為題導讀新聞時,我藉由分享巴基斯坦少女瑪拉拉積極爭取女學生受教權,而遭到塔利班組織攻擊的事件,勉勵學生要珍惜學習機會。三年甲班許瀚文說:「如果我是瑪拉拉,希望可以建造很多學校,讓學生安心上學。」四年甲班葉亭茹也說:「希望可以發明為世界帶來和平的機器,這樣戰爭就能減少了。」學生在課程結束後,紛紛發表想法,也都表示希望將來能成為臺灣的瑪拉拉,提倡性別平等。
認識世界
從媽媽的故鄉開始

 學校有許多的來自中南半島的新移民媽媽,因此學校也推動和柬埔寨學童交換明信片活動,期望學生了解東南亞社會,對新移民媽媽的故鄉投注更多關心。
 我在去年暑假參加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所舉辦的思想地圖青年培訓計畫,前往柬埔寨進行兩個星期的英語教學志工,回到學校後,更希望學生可以和柬埔寨的學童做朋友。
明信片牽起
和柬國學童友誼

 我先在課堂和學生分享在柬埔寨期間,看到學童沒有錢上學,只能在風景區販賣明信片的情形;也透過影片讓學生了解柬埔寨的社會與經濟情況,並搭配《國語日報》報導世界七大奇景的新聞,呈現吳哥窟悠遠輝煌的古代文明。
 三年甲班謝岳勳的媽媽是新住民,他說,在外婆家也看過影片裡的高腳屋,於是我邀請他現身說法扮演小小文化解說員。學生簡以佯也有感而發說:「柬埔寨小朋友沒錢上學,在臺灣的學生真的很幸福。」
 當學生用英文寫明信片給柬埔寨學童時,因對柬埔寨有深入了解,更珍惜臺柬兩國珍貴的情誼。

img   img   img   img
▲學生描繪臺北一○一和柬埔寨吳哥窟。   ▲學生完成「如果我是瑪拉拉」學習單。   ▲結合讀報與國際教育,以「如果我是瑪拉拉」為題,讓學生觀賞報導影片。   ▲臺柬兩國學童交換明信片